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

解釋四弘誓願

記得上一次講到「發菩提心」的時候,特別提起「四弘誓願」是菩提心具體的實踐,當時我們只是略略(簡單)講過,因此這次單獨提出來解釋一下。「四弘誓願」相信每一位同修都讀(念)過,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邊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這四句的含義實在是包括了所有的佛法,它的義理深廣真正不可思議。淨空法師說他讀華嚴、講華嚴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真正認識到兩樣事情,第一樣,就是他認識了「念佛法門,是十方三世一切眾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」。第二樣他所得到的就是「四弘誓願」的甚深義理,一部《華嚴經》,特別是一部《四十華嚴》就是「四弘誓願」的具體說明,也可以說就是這四句詳細(盡)的註解,在四十卷華嚴裡面分為本、末二會,本會是「文殊菩薩會」末會是「五十三參」五十三善友會,我們現在的人稱為善知識(善友就是善知識)五十三會都是屬於末會,在經上是以善財童子一個代表修學大乘的人,善財是不是一定有這個人,這個不須要去討論,不須要去考證,因為他表法的意義重過實質。五十三位善友也是如此,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,不過據《華嚴經》中的介紹,確實有這個人,在印度孟加拉灣沿岸福城一位福德長者的兒子善財,顧明思義,他有善根,有非常深厚的善根,他有福德,有堅厚廣大的福德,所以稱為善財。換一句話說,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,就不能修學大乘佛法,也許(不一定)諸佛聽了會懷疑,現在有很多看起來善根也不厚,福薄的人,怎麼也修學大乘佛法呢?其實如果善根福德少,縱然修學也很難成就,道理非常的明顯,世法的善根,說淺一點是對一切法,財、色、名利五欲六塵,心裡面決定沒有染著,這個是世法的善根。我們想想看,今天社會這樣的人,有多少呢?別人不說,我們自己要深深反省,我們自己是不是有善根?這個比什麼都(卡)重要,別人是不是有善根?他是不是有成就,實在講不是我現在能力能管的,我自己本身這一生是不是有成就?這是一件要緊的事情,這種善根:無貪、無瞋、無癡,是世間之善根,世間一切善法是從這三善根而生的。除了善根以外,我們是不是有福德?佛在經上具體明白告訴我們,就是前面講的,在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講的三福,佛說的很明白,這三種福也就是三種淨業,他老人家講,那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這個話講的夠明白,有夠清楚了,我們有福報、沒有福報,就看你是不是具足這三種福?三福的內容前面已經講過,這裡就不用再說了,總而言之,善根、福德是有來由的,善根福德是有因緣的,修因才能夠得到果報。具足善根,善根剛才講過是「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」大乘的善根更加精進不懈怠,再有福德這樣才是《華嚴經》所講的善財童子,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有具足?假使我們真的具備了善根、福德、精進、不懈怠,那麼我們自身就是《華嚴經》所講的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發心,發什麼心呢?發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的心,這叫做大菩提心,也就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,「上求佛道」是成就自己圓滿的道德學問,圓滿的智慧福德,「下化眾生」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這裡特別強調在「下化」,因為要圓成下化的任務才能激發你上求,你若不成佛道,你怎麼能度化眾生呢?但如果我們只講「上求佛道」,這不算圓滿,因為成了佛不一定會成佛目的在(這是假設的話)度眾生。而度眾生必定要成佛,才能夠圓滿普度法界一切眾生,不成佛度眾生不能圓滿,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第一就是發心,發菩提心,菩提心發了後才有可能接著成佛道,那麼佛道怎麼個成呢?這就講到修行了,沒修行怎麼成佛(修行從那裡修起)?這是排在我們面前第一個課題,但是修行從什麼地方修起?這就是第二願「煩惱無量誓願斷」,要從這裡修起,諸位要知道斷煩惱是成就高尚的品德,圓滿的品德。煩惱是染污,包括心裡的染污,思想的染污,見解的染污,這個決定障碍智慧,這一些染污就是平常講的妄想、執著,這是佛在《華嚴經》所說的,因此必須要把它捨掉,要把它洗刷得乾乾淨淨,然後智慧現前才有能力修學法門,這也就是世間人所講的品德,學問這兩者都優秀,才能夠為社會大眾服務,品學兼優,品在學之前,孔夫子當年教學,他也是分做四科,他的四科德行也是排在第一個科目,跟釋迦牟尼佛這個教學的科目排列的順序,真是不謀而合,真是我們所說的「英雄所見大略相同」所以斷煩惱是我們修學當前第一課題,但是要知道用什麼方法來斷煩惱?煩惱無量無邊,每一位同修都有,時常聽他們說:他的煩惱很多,痛苦很多,要怎樣解決?他不是不想要斷煩惱,而是沒有辦法斷煩惱,實在講這些方法,儒與佛都有,不但有而且非常實際,可惜我們沒有去接受他,沒有信受奉行,所以我們的困難依然不能夠解決,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。我們曉得斷煩惱是這樣的重要,因此儒佛的教學一開端(始)就提示這一個科目,在佛法所說是五年學戒,目的就是完成這一個科目的修學,同樣在中國過去那個時候,中國的小學兒童七歲上學,跟老師就外傅,傅是師傅,一直到十二、三歲這一段期間就是學戒(規矩),不是研究學問,老師對他的教學,實在講只有重視兩科目,第一科目是德行的培養,完全在生活教育,教導他灑掃應對,教導他人際的關係,讓他從小就真正體會認識,兄弟的關係;朋友的關係;父子的關係,知道孝親尊師,長幼有序,培養他這個觀念,教他勤勞,他將來才能夠奉事父母師長(長上),這是生活品德的教育,使他知道對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禮節,這是第一科目。

第二科目是培養他清淨心,這個很重要,培養清淨心就是佛門裡面的「煩惱無量誓願斷」,兒童煩惱少,妄念也少,但是他有,他不是沒有,所以老師教學用讀誦經書的方法來達到培養清淨心的目的,小朋友如果不給他一點事情做,他就會放蕩,要玩耍,胡思亂想,所以教他讀書。讀書他智慧沒有開,所以書裡面的義理一概不講,只教他句豆(台語),字沒念錯,句子沒有念錯,念幾遍他就會背了,老師這個時候,督促他要背幾十遍,甚至一百遍,那麼這樣需要好幾個小時,而且教他大聲背誦,為什呢?老師聽得到,才知道他沒有偷懶,他沒有在打妄想,因為不可能一面大聲念書一面打妄想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(很難做得到)。所以小學時代用這種的方法(培養定力)修清淨心,斷煩惱,這個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修〝根本智〞,根本智是什麼?根本智是無知,《般若經》所說的「般若無知」而無所不知,無知就是心地清淨,沒有妄想,清淨心起作用,那就是無所不知,所以諸位要曉得「四弘誓願」當中的兩願就是般若的精華,為什麼?因為斷煩惱就無知,無知表示無分別、執著,當然心就清淨了,學法門是無所不知,你才知道佛法(教學的構想)教學的善巧。這種的教學方法,教學的方針,實在說是最完美,不能不使人佩服,不能給人不歡喜。所以從小訓練學生就用這個方法,訓練他心理清淨,思想清淨,見解清淨,不受污染,這是讀誦經典的目的,同時又得到一個好處,這個好處就是佛法所講的根本智的基礎,那就是典籍讀熟,完全記在心中,然後在社會上,在人事上遇到狀況,他這個經典道理自自然然從心裡浮出來,就起作用了,知道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辦,怎樣來辦最完善(妥善),這就叫做後得智。

我們上次講到,以讀誦的方法培養清淨心,息滅煩惱,奠定根本智的基礎,然後廣學法門達到後得智的應用,智慧的應用,那是有很深的理論在裡面,絕對不是盲目的,佛法的教學五年,學戒跟儒家小學目標宗旨完全相同。五年學戒不是學三藏經典的律部,是遵守老師的教誡,老師的教誡就是幫助你把心裡的染污,思想見解的染污棄除洗乾淨,我們看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,他教善財的就是「四弘誓願」的第二「煩惱無量誓願斷」幫助他斷見思煩惱,幫助他斷塵沙煩惱(為化道障,菩薩教化人,必通如塵如沙無量無數之法門,然而心性闇味,不能達此塵沙無數之法門,自在教化,謂為塵沙之惑。這並非謂惑體有塵沙之數,惑體唯為劣慧之一,而不知之法門多故名塵沙也。菩薩欲斷此劣慧,得所謂「道種智(菩薩之智,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)」。必於長劫之間學習無量之法門)。諸位要曉得,這效果所得的,現在我們就暫時從讀經這一方面努力,實際上參禪、念佛、持咒、持戒、讀經,方法手段不一樣,目的效果完全相同,都是為了恢復自性清淨心,那麼我們現在就讀經這方法來觀察。「讀經」是教你一心去念,不給你講解,使你沒有一切分別執著,只要把經文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沒有念錯,沒有念顛倒,這個就能達到斷煩惱,經典念得很熟,是為將來學法門,作一個很好的基礎,所以一舉兩得,非常好的教學法,成就定慧的基礎。有定有慧,戒學當然在其中了,所以戒定慧三學的基礎,這是親近一位老師初學的時候,必須要接受這個訓練,通常佛門裡面所訂的是〝五年〞,五年學這個東西,所以五年當中不能夠聽經,不能研究討論,五年修清淨心,五年修戒定慧,這個慧是〝根本智〞,根本智是無知,無知才是根本智。換一句話說,完全是修清淨心,是把一切染污用這一種方法棄除乾淨,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,真正明瞭理解,我們才肯接受,才能夠相信。《金剛經》說得好: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我們今天修學,說實在的,對於這種教學的方法,一般人不能接受,不能相信,就不知道真正的含義,真實的目的。假使我們徹底明瞭怎麼會不相信,怎麼會不接受,確實修行斷煩惱,要從這個地方斷起,那麼我們曉得眼前的社會,環境的染污,我們生活環境,物質環境的染污,嚴重到極處了。再看眼前這個社會思想的紛亂,見解的紛亂,這就是心理的染污,精神的染污,這個絕對不在環境染污之下。我們對於這個情況應該如何來處理?當年老總統提倡文化復興運動。有一次方東美教授的家裡來了一位教育部的官員,他向方教授提出一個問提,他請教方教授,說總統提倡文化復興運動,我們應該怎樣來執行來做,使我們的文化能夠真正復興?方教授聽了這個問提之後,很嚴肅,很冷靜,靜了至少有三分鐘,然後他老人家說出一句話,他說有方法,這教育部的官員就問了,是什麼方法?方教授就說:第一廣播電視一律停播。第二報紙雜誌一律停刊。這個教育部的官員,聽了後就搖頭,這個決定做不到,方教授就說了,這些東西是破壞中國文化的工具,如果有這些東西存在,文化復興只是口號而已,決定做不到。我們詳細想方教授的話,不是無道理。我們今天社會人心染污為什麼這樣重呢?天天接觸這些媒介(體)各種不同的思想,不同的見解。我們每天接觸,借著這個媒介的太多,太廣泛了。使我們對這個社會邪正是非都不能夠辨別清楚,即使是頭腦清醒的人,都不能夠辨別,何況一般大眾?所以這些媒介實在是傳播染污的根源。今天決定不可能把這些東西停止,那麼這染污必定是一年一月逐日加深,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。因此佛法的修學,以前來寺院都建築在深山,對外交通非常不便,原因就是隔離社會的染污,不受這個社會(世間)一切思想見解的影响,這樣才能夠恢復自性清淨心,但是今天的寺院做不到,由於交通便捷(利),觀光旅遊事業的發達,往往寺院就是大家觀光旅遊休閒的目的地,同時寺院裡面有報紙雜誌,有電視、收音機,也就是主動接受了社會的染污,道業怎麼能成就呢?所以法師常常勸同修,我們若想真正成就道業,老實念佛,不看電視,不聽廣播,不看報紙,每一天(感覺到)天下太平,什麼事都沒有發生,我們的心才能保持清淨,不要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知道。古人說了兩句話說:「知事多時煩惱多」,煩惱就是染污,事情知道的越多,染污愈深愈重(心理精神上的染污),「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你認識的人多了,否聽的是非就多,那麼認識的人多知道的事多是不是有好處呢?沒有好處,你所得到的實在講,只有心理的染污,精神的染污,思想見解的染污,天天加重而已。所以這個對修學實在說是非常非常的妨碍,不但是佛法,就是世間法也是嚴重的妨害。心不清淨就沒有智慧,你知道的事多,認識的人多,可以增長你一些常識,在佛門講「世智辨聰」,世智辨聰不是智慧,真正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的,所以法門的修學一定是建立在清淨的心地。那麼佛法教學在《四十華嚴》展現的是文殊菩薩這會,本會特別強調,著重在斷煩惱,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,所以佛法修學想要成就,希望大家多用腦筋。三福裡面不是有說了奉事師長嗎?,佛是我們的老師,我們要聽老師的話,遵守老師的教訓,依教奉行,這叫做尊師重道,那麼老師既然教我們先斷煩惱然後學法門,我們應當深信不疑,依教奉行,所以在修學第一階段,要培養清淨心,要認真斷煩惱。

「四弘誓願」第三願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我們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看到善財童子所表現的,他離開老師文殊菩薩,在文殊菩薩會中完成了斷煩惱。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斷了、無明也破一分了了,成就真實的德行,可見就像孔老夫子所講的四科,德行這一科他圓滿了,他畢業了,這個時候老師放他去參學,參學就是讓他接觸社會,接觸一切人,接觸一切事,成就他圓滿的後得智,這就是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佛在經中把無量的法門歸納為五十三類,用五十三人來代表,這五十三人代表我們社會的全體,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有出家、有在家、有學佛、有修學其它宗教,真正是無所不包,這個就是社會的真相,要在社會裡面去觀摹考察學習,成就真實圓滿的智慧。換一句話說,也就是清淨心照見法界全體,這是五十三參(的意義)在參學中,他確確實實保持了像佛在《金剛經》所講的修學的原則。《金剛經》佛教須菩提尊者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所接觸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他都能夠嚴格的保持認真去修學,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每一個事物他都親身去經歷,每一種人他都去參訪,跟他們往來,知道社會大眾的事實真相,這就是(成就)圓滿的後得智。真實的智慧無所不知,要達到無所不知不是在家裡坐著成就的,我們可以拿中國的一句話來說,那是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讀萬卷書是在文殊菩薩那一會成就的,就如同我們中國古(老)早的小學,把〔四書〕〔五經〕〔諸子百家〕都讀過都背過,這是讀萬卷書。那麼到大學呢?要講解,大學在中國從前叫太學,老師講學,研究討論,往往是用參學的方法,所以叫遊學。老師帶著學生遊山玩水,到處去觀光旅遊,一面從事於考察,一面研究討論,經書裡面所講的理論與原則,所以這種學問是實在的,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完全相同,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都接觸,都去了解,這是成就智慧,雖然接觸,雖然明瞭,絕對不受染污,心地依然保持純潔,不受一切思想見解的染污,這就是保持高尚的品德,沒有墮落,這樣的智慧才是真實的智慧,這種學問才是踏實的學問。那麼我們從經文裡面看到每一會,這是講五十三會(小會)最後一段經文不長,含義最(真)深,善財〝感激〞感激善友的成就他去參訪善友給他的講解,使他對社會各行各業的真相完全了解,這種恩德念念不忘,同時能夠保持心地清淨沒有被染污。那麼我們就知道在修學過程中,必須分兩個階段。第一階段修清淨心,培養定力,斷煩惱,成就根本智。在還沒有能力分辨是非之前,還是知事少時煩惱少,凡是能染污清淨心的見聞都必須杜絕(避免),等到第二階段廣學法門,就可以多方面參學,成就後得智,而達到無所不知,但必須保持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。


上次我們講到善財參學的情形,他感激善友的成就,同時能夠保持心地清淨沒被染污,這就是佛家常講的六根清淨一塵不染。六根裡面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還有意,身心都不受染污,真正符合了《金剛經》所講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不著相不動心是在接觸大眾中間完成,不是離開社會,離開人群,那就錯了。所謂是「即相離相」,跟大家在一塊「合光同塵」,而能夠做到身心清淨,不受染污,這是真正的學問,真正的功夫。那麼回過頭(反倒)再看〝我們今天〞,我們今天學佛,有人學了一生,沒一絲毫的成就,這是怎麼說呢?煩惱還是一樣多,是非人我還是一樣多,這那裡能夠(就是沒有)成就。換一句話說,身心的染污沒有減少,身心染污若要是沒有減少,智慧的成就,那就根本不用談了,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,因為真實(正)的智慧是清淨心的啟用,用而不受染污,那才叫做真正的智慧,起作用被染污,就不是真正智慧了,智慧的應用一定要清淨心。所以戒定慧三學是沒有順序的,有次第的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不能越等的。但是我們今天修學恰恰相反,對佛的教訓完全違背了,那就是我們今天不重視斷煩惱,不重視德行的修養,我們重視法門的修學,是非人我不斷,財色名利不斷,就想要研究討論修學大乘經典。雖然也能夠說得天花亂墮,也能夠有著作,那是什麼?那是佛法所講的世智辨聰,將(將)佛法變成〝世間法〞了,世間法跟佛法有界線嗎?跟諸位說沒有界線,界線就是在心,心清淨了,那一法不是佛法呢?法法皆是,清淨心是覺心,清淨心是正心,正知正見。所謂是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因心清淨,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。如果心不清淨,心是迷,迷惑是邪是染污,那麼,那一法是佛法呢?就是他所講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也變不是佛法了!可見世出世間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染污的(從這裡)分別。佛門裡面常常說: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,什麼叫圓呢?就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,所以他穿衣、吃飯、待人接物都是佛法,即使說個笑話也是佛法,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無二無別,如果心地染污你所講的六度三學無上法門都是世智辨聰,統統是世間法,不是佛法。佛這個字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,佛法就是覺悟之法,心不清淨,怎麼可能覺悟。這一點希望真正修學的同修,有希望在這生要成就的同修不可以不知,不可以不學,才知道佛法修學的重要(樞紐)。佛法修學的關鍵在清淨心,也就是禪定,定就是清淨心。清淨心就是真實的禪定,佛法宗派多,法門多,那只是方法手段不同而已,目標方向完全相同,統統都是修「戒定慧」,特別「定」是重心(樞紐),所以不僅僅禪宗修的「定」大家叫做禪定,淨土宗修的還是禪定,只不過淨土宗它不叫禪定,這個名詞它叫做「一心不亂」,一心不亂就是禪定。教下稱為「大開圓解」,大開圓解就是禪定。密宗裡面講的〝三密相應〞,〝三密相應〞就是禪定,不定就不相應。由此可以知道,確確實實是法門平等,無二無別,只是各人根性不相同,佛才為我們建立這麼多的法門,使我們從方便法門能夠得入,適合我們的根性,適合我們的生活環境,我們修起來很方便,這叫契機。這樣就容易成就,所以不必說我這個法門第一,他那個法門不如我。諸位想想,如果你心裡有這種觀念,你的心清淨嗎?已經有了分別執著,已經失掉了清淨心,已經被外面境界染污了。被什麼染污?被佛法染污,才有分別我這個法門第一,你那個不如我,已經被佛法法門染污,心不清淨了,這就錯了,上次講過六祖在《壇經》說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他人過」連他人過都不見,怎麼會見到法門差別呢?法門並沒有差別,你偏偏在裡面起了差別錯誤的念頭,錯誤的見解,錯誤的思想,這是你修學的障礙,必須要突破的法門,法門平等,本無高下,只是因為各人根機的差別,所以才必須選擇適合自己,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,我修學法門,是修自己的清淨心,凡是破壞我修清淨心的,都是業障。其實業障也不用怕,只怕的是你自己沒有發現,只怕的是你自己不認識,如果認識〝業障〞,業障一現前立刻就被消除,消業障不(困)難,但一定要保持清淨心,無論是世法,出世法,只要是清淨心現前,一切法都是佛法,這個是我們修學成敗的關鍵,所以初學的人,不須要趕緊要修學一切大經大論,先要在無量法門當中選(抉)擇一個契合自己根性的法門,先一門深入,所說的一門深入就是著重修學自己的清淨心,平等心,「修定」遵守老師的教誡,這就是「學戒」,依照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修學,這尊師重道。能遇到一位好老師那是緣份,我們中國人常講可遇不可求,所以說老師很難求,在這種情況之下,我們怎麼辦?誰是真正善知識,特別是我們初學的人,我們沒有智慧,沒有福德,到那裡去求?實在不得已之下,不是沒有方法,是什麼方法呢?找古人啊!做古大德的私塾弟子,這就行,就能成就,在中國歷史上這個例子很多。比喻孟子,孟子是以孔子為老師,當時孔子已經過逝了,他如何親近孔子呢?孔夫子的著作在世,孟子就是以孔子的著作,作為自己修學標準原則,他去理解體會孔子所說的理論,認真把這些理論在生活中完全實踐,都把它做到。孔老夫子是至聖,孟子被後世得人尊稱亞聖,他有學到,他學得很像。這個方法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後代有很多成功的人物,都是用這個方法學古人,以古人作老師。法師在台中求學的時後,李老師非常謙虛,不敢以老師身份自居,他勸法師以印光大師為老師。印光大師民國二十九年圓寂了,不在這個世間,印光大師的文鈔在台灣流通的很廣泛。他的意思就是要法師以大師的文鈔為師,去體會印祖所講的宇宙人生的大道理,將印祖的教訓完全能夠做到。他以這個方法來勉勵法師,師法古人,為印祖的私塾弟子。李老師是印祖的學生,他勸我們都跟他老師學,這種虛懷若谷,謙虛的典範,實在值得我們後人效法,而法師他教學生要學阿彌陀佛,以阿彌陀佛為老師,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的善知識,這是決定不錯。阿彌陀佛在那裡呢?他沒有在我們這個世界,我們怎樣去親近他呢?《無量壽經》就是,你每一天讀誦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親近阿彌陀佛,把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所講的教訓,理論統統做到了,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學生。如果以這種方法,好老師就不難求了,只要我們細心去體會,一定能夠得到最好的老師。那麼斷煩惱是我們修學的基礎,學法門是修學的必要條件,成佛道度眾生是我們修學的目標。因此對於法門的修學,我們要特別的重視,這當中最重要的法門是選擇,如何來選擇?這是一個(件)很困難的問題。我們親近一些善知識,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,我們去拜老師,老師為我們選擇的法門是不是適合我們修學,實在很難講,問題在那裡呢?佛陀他老人家已經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,所以他能夠觀察我們生生世世修學的狀況,這就是說他認識你,他了解你,所以他指示給你的方法,必定契合你的根機,這就容易成就,好像一個非常好的良醫,他看你的氣色,看你的言語動作或者是給你把把脈,對你的病症能夠完全了解,你的病是什麼原因發生的,起因了後一直到現在有什麼樣的變化,須要用什麼方法,什麼葯物來治療,他給你開的葯方,真是葯到病除,這是良醫,好老師就是個良醫。佛滅度之後,沒有這樣的的人,但是在早時佛的弟子,有修有證的還不少,像證到阿羅漢果的,三果乃至初果。雖然能力沒有佛那樣的究竟圓滿,但是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功力,他給我們的指導,往往也給我們很多的便利,可惜我們生不逢時,我們不能達到,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倍的努力。


關於選擇法門的問題,我們既然沒有遇到佛世,接受佛的指示,又錯過佛滅度後,證果聖者的指導,到今天真正證果的人沒有了,這是末法時期,證果的人我們遇不到,就是真正有修學的人,我們也很難遇到了,這是我們的不幸,是我們的苦難,那麼到底有什麼辦法呢?前面跟諸位說過,我們不妨私塾古人。釋迦牟尼佛是古人,釋迦牟尼佛是怎樣教導我們呢?諸位聽了這個話,也許會覺得奇怪,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沒有有見過面,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親自教過我們?不錯,我們仔細去看佛經,佛當年在世說法都有對象。你翻開經典來看,佛說的每一部經,經中有當機者,當機者就是這部經是佛對他說的,不是對我說的,因為這一部經是當機者啟請的,所以他聽佛說法就開悟,就證果。我們今天看這部,佛是為他說法,不是為我們說的,所以我們不開悟,當然不能證果,原因是什麼?原因不契機嘛!那麼佛(什麼時候)對我們說法呢?佛講《阿彌陀經》的時候就是對我們說的。《阿彌陀經》是〝無問自說〞,佛特別說出這部經留給後世沒機緣親自聽佛說法,親近佛陀這類的弟子,是專門為後世私塾弟子而說的,不但釋迦牟尼佛這樣說,我們在經中看到佛告訴我們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也是這麼說(無不如是說),換一句話說,這個(服)葯方沒有特別指定的對象,所有一切眾生,上至等覺菩薩,下至地獄眾生都是這服(個)葯方所治療的對象。那這樣我們就放心了,就明了,原來這個葯方就是為我開的,我有適合服這帖葯。所以能夠相信,能夠接受,就是如來真實的私塾弟子,是如來末法時期真正的學生,這個話不是學淨土的人在自誇,諸位看《無量壽經》就知道。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講得很清楚,很明白〝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就是佛的第一弟子〞這個有經文作為根據,絕對不是我們自己在誇口。所以諸位要明瞭,要記住三福中第二句講的「奉事師長」,我們既然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的師長,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能相信能信能願依教奉行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弟子,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,也是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,那麼我們真正找到老師了,這樣難求的我們求到了,難遇遇到了,所以要珍惜這份的善緣,決定不能讓這個緣份空過,在這生決定要成就,對這個法門,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,可以聽淨空法師的錄音帶和看講記,可以幫大家認識這個法門,幫助大家在這個法門建立清淨的信心,依照這個方法修學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。如果我們根性不是很利,那麼不妨在這一生當中先完成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我們可以先修清淨心,修平等心也就是《阿彌陀經》所講的得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我們就修這個,全心全力取得西方淨土,等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才開始學下面一個科目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這是一個很好的打算,很好的方法,絕對不會落空。如果我們在這一生中已經得到清淨心了,表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有了決定的把握,可以兼修一些法門,那就是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了,但是諸位要記住,絕對不能妨碍往生,往生基本的條件是「心淨則土淨」念佛是一回事,念佛若不能念到心清淨,不能往生。蕅益大師給我們講的很好,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,那是真信切願。關於品位的高下,是決定在功夫的深淺,不是在念佛的多少,功夫是指什麼?就是指清淨心,你的心地清淨到什麼樣的程度,這是決定往生的品位。可見這清淨心非常非常的重要,千萬不能疏忽,不能把這生的機緣當面錯過,這個很重要。

最後一願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這是達到終極的目標。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在成佛,可是先要曉得什麼叫做成佛?為什麼要成佛?不成佛可以嗎?所以首先要認識什麼是佛。佛陀這個名詞是從梵語音譯過來,他的意思是圓滿的智慧,圓滿的覺悟,也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真正的認識,徹底而沒有錯誤的明瞭,這叫做佛。那來問我們大家,要成佛嗎?如果對宇宙人生不明白,不了解,或者是所知有錯誤,不正確,這都會給我們帶來了迷惑煩惱,錯誤的造作,會得到錯誤的果報,這就是沉淪在三途六道中,那個利害是在此地!所以怎可不成佛呢?何況我們有發願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,這些眾生裡面包括有修學程度很高的那些地上菩薩、等覺菩薩。如果我們沒有成佛,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,我們怎麼有能力去指導法身大士,去教導地上菩薩,來滿足我度眾生的本懷?所以成佛道實實在在有必要,成佛道就是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。那麼平常我們講成佛,大家對這一句的意思很含糊不清楚,如果我們講成佛就是成就自己圓滿的道德學問,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。大家聽了這句話,就不會產生懷疑,這就是佛門「成佛道」這個術語的定義。所以想要達到這一個目標(在理論上說,事實上也是如此)佛法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做得到。雖然在理論上講是做得到,事實也不例外。但畢竟眾生的根性不相同,迷悟有深淺,善惡有厚薄。因為有這麼多複雜的情形,這就有選擇法門的必要了。法門的選擇,實在講關係我們這生當中修學是不是會成功的關鍵。古德常常給我們講,能成就或者是不能成就決定在「緣」。就像善導大師在《觀經註疏》裡面告訴我們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三輩九品的不同,都決定在遇緣的不同」這句話很有道理,是事實真相。大師為我們一語道破,同樣的在一切經典,一切法門當中我們要如何選擇,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,選擇了正確沒有錯誤,有契合我們的根機,這就是緣非常殊勝,那你這生就圓滿成就了,如果選擇與自己根性不是完全相應的,我這一生成就就有限了,就不能達到究竟圓滿了。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末法眾生選擇是《阿彌陀經》《無量壽經》,怎樣知道呢?在《法滅盡經》裡面,佛有說了《無量壽經》,也說到將來佛法滅盡的時候,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總共一萬二千年,其中正法一千年,象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末法一萬年之後這個世間佛法就消滅了,沒有佛法了,必須要等到下面一尊佛出世,再為眾生說法,這個世間才有佛法。那麼要等多久呢?佛在《彌勒下生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要等五十六億萬年之後,彌勒佛從兜率天下降人間示現成佛說法度生。由此可以知道,這個世間有佛法的時間短,沒有佛法的時間很長。那麼佛說了,將來佛法統統都滅盡了,唯獨留《阿彌陀經》《無量壽經》。因為《阿彌陀經》跟《無量壽經》是同部,一個是大本,一個是小本,一個詳細說,一個是簡略說,內容完全相同,只有這部經還能夠在世間延長〝一百年〞,一百年之後呢?這個世間就沒有佛法了!由此可以知這部經能夠度末法最後世的眾生,同時也曉得這個法門功力的不可思議,這個法門是末法時期真正的善友,真正的善知識。我們從這些地方去體認真正覺悟,這才是我們在眾經中選擇經的標準,在眾多法門裡面我們抉擇法門的眼目,我們不會選錯。依照《阿彌陀經》《無量壽經》來修學決定成就。《無量壽經》有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,還有淨空法師的親聞記、講記等可以提供諸位做良好的參考。《阿彌陀經》有蓮池大師的疏鈔,古德法師的演義,還有蕅益大師的《彌陀要解》,有圓瑛法師的講義,寶鏡法師的親聞錄,淨空法師的要解講記、玄義講記,都可以做為我們重要的參考資料。有這些法呈現在我們面前,只要我們認真去研究去讀誦,依教奉行,這一生當中必定能夠完成「四弘誓願」。這次為諸位所說的是修行的次第,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指示,就是佛的教訓,先發心(度眾生)也就是先發菩題心,然後斷煩惱,再學法門,最後圓滿成佛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沒有留言:

解釋四弘誓願

記得上一次講到「發菩提心」的時候,特別提起「四弘誓願」是菩提心具體的實踐,當時我們只是略略(簡單)講過,因此這次單獨提出來解釋一下。「四弘誓願」相信每一位同修都讀(念)過,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邊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這四句的含義實在是包括了所有的佛法,...